• 學術動态

  •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科研工作 >> 學術動态 >> 正文
  • Nature報道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洞穴魚類研究最新成果

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馬德華(Madhava)課題組,在生物學領域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正式發表題為“Sensory evolution in a cavefish radiation: patterns of neuromast distribution and associated behaviour in Sinocyclocheilus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的研究論文,這一成果也受到了Nature雜志Research Highlights的報道宣傳。

中國西南喀斯特地貌的特有洞穴魚類金線鲃,是世界上種類最為豐富的淡水洞穴魚類群。該研究收集了26種金線鲃,并分析了它們的感覺器官—神經丘的特征。該器官可以感知水的流動和壓力變化,能影響洞穴魚的行為并幫助其适應環境。

金線鲃對洞穴生活有着較好的适應。在洞穴持續黑暗的環境中,曆經數百萬年的進化,逐漸失去了視覺的能力,尤以眼睛的消失最為明顯。側線系統的神經丘作為魚類生存的一個重要器官,分布于魚類的身體和頭部,被認為是針對于洞穴魚失明後的功能性補償。

研究結果表明眼睛消失與穴居者側線神經丘的代償性擴張有關,即洞穴魚頭部一側(右側或左側)的神經丘比另一側多。這種不對稱性在沒有眼睛或非常小眼睛的物種中更加明顯。當研究人員測試洞穴魚自由遊泳的能力時,無眼物種傾向于貼近在身體一側的牆上,那裡往往分布有更多的神經丘。行為學分析也證明了無眼物種具有獨特的貼壁行為。所以,對于生活在永久黑暗中的生物來說,跟随牆壁是一種成功的生存策略。不對稱的神經丘系統在遠親不化系統的洞穴魚物種中獨立進化,這些表型和行為模式與世界上其他的洞穴魚類趨同。鑒于神經丘系統從進化和生态學角度的重要性,此研究不僅可以加深洞穴魚生物進化和形成的認識,還将為金線鲃這一特有珍稀魚類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無眼代表物種天峨金線鲃的個體的成像,神經丘的特征量化和數據收集。



不同種類的金線鲃表現出與眼睛形态相關的不同的貼壁行為結果。



Nature 報道截圖



鍊接:

DOI: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2.1641

Nature Research Highlight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3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