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動态

  •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科研工作 >> 學術動态 >> 正文
  • 太阳李遠發研究團隊在物種多樣性預測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物種的多樣性和結構的多樣性被認為是森林多樣性最重要和相關的内容。物種和結構多樣性的關系是一個頗具争論的複雜主題,涉及時間、空間位置和尺度。當地或更大尺度上的氣候、立地條件、物種庫、森林再生能力、分布範圍、林齡、曆史和進化都深度影響物種和結構的多樣性,也使得它們的關系呈現多樣化。但理論上,在同一林分或林分水平上,物種多樣性和樹木大小之間可能存在數量關系,但具體關系未知。

李遠發研究團隊用等徑階距和起測徑法将北回歸線附近14塊面積均為100 m × 100 m的标準固定樣地劃分為不同樹木群體,再用多度、豐富度、Shannon-Wiener index、Pielou evenness index和Tree species spatial diversity index分析每個樹木群體的多樣性特征并建立起徑階和多樣性指标之間的關系,發現亞熱帶天然林的物種多樣性和樹木大小密切相關,并且它們的關系幾乎不受生境條件的影響。選擇性地測量林分水平上的部分樹木胸徑便可有效預測物種多樣性,有助于森林生物多樣性的調查、監測和評估。

該研究結果論文題目為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and Tree Size in Natural Forests around the Tropic of Cancer,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Q1, IF = 3.0)上,李遠發副教授為論文第一和共同通訊作者。本項目獲得廣西森林生态與保育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No. 202212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2060340、來賓金秀大瑤山森林生态系統廣西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研能力建設項目(任務書編号:桂科22-035-130-01)以及廣西重點研發項目No.桂科AB16380254支持。

該項研究成果受到兩位匿名審稿人高度贊揚,出版社為本文提供了Open Access費用($2980.00)。

原文鍊接:https://doi.org/10.1007/s11676-023-01616-3

圖1:樣地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的分布,北回歸線橫穿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