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範圍内,城市流浪貓數量管理一直是一個重要課題。與流浪貓相關的投訴包括公共衛生、公衆滋擾、生态影響、人畜健康以及流浪貓自身的動物福利等。因此,管理部門有必要采取幹預措施以控制流浪貓數量以期減少其帶來的相關問題。由于流浪貓與人類的互動及其自身特征,流浪貓數量管理方法一直以來存有争議。了解公衆對流浪貓的态度及其數量管理的看法則對制定管理策略十分重要,可為城市流浪動物的管理提供科學建議。
本研究課題使用微博用戶生成内容,分析公衆對流浪貓的看法。研究發現,流浪貓話題讨論主要可分為五個主題:(1)人與流浪貓的互動(2)流浪貓自身動物福利,(3)公共滋擾,(4)生态影響,(5)未來應采取的行動。從微博帖子數量來看,主題1人與流浪貓互動和主題5未來應采取的行動帖子數量最多,分别占總數的25.5%和20.9%。主題2流浪貓自身動物福利,主題3公共滋擾和主題4生态影響相關帖子數較少,分别占總數的7.5%、3.4%和1.1%。從讨論度來看(平均單個帖子的回複、點贊、轉發總數),主題4生态影響和主題3公共滋擾讨論度最高,分别達到90.7和49.8(圖1)。
對不同讨論子話題的相關性分析發現,投食流浪貓與呼籲關愛流浪貓呈負相關關系,采取緻死控制手段和流浪貓的生态影響呈正相關關系。除此之外,對帖子的情感傾向分析表明,流浪貓攻擊人類、公共衛生、人畜健康、流浪貓擾民、生态影響、緻死控制手段相關子話題的情感傾向為消極。人與流浪貓互動、呼籲關愛流浪貓、流浪貓領養、捕捉-絕育-放歸控制手段相關子話題的情感傾向為積極(圖2)。
本文主要結論如下:(1)城市居民中存在一些不負責任的喂養流浪貓行為;(2)公衆對流浪貓造成的生态影響的看法不同;(3)捕捉-絕育-放歸的管理方法在公衆讨論中獲得較高程度的支持;(4)對流浪貓生态影響認識較高的群體更容易支持管理中采用緻死控制手段。基于以上主要結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議:(1)管理政策應緻力于向(潛在的)流浪貓飼養者傳達不負責任的喂養行為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2)開展“生态意識”活動,提高公衆對流浪貓生态影響的認識或将有助于提高緻死管理手段的支持率;(3)管理部門有必要進一步了解公民對不同具體管理方案的看法,并做出相應的決策。
研究成果以“Public Opinions on Stray Cat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Social Media Data”為題。發表在中國科學院農林科學2區期刊Animals上(JCR Q1,IF=3.2)。太阳風景園林碩士研究生徐佳蘋為文章第一作者,導師蔣愛伍為文章通訊作者。
原文連接:https://doi.org/10.3390/ani13030457
圖1.流浪貓相關話題不同主題的帖子數量與讨論度。主題1人與流浪貓的互動(接近流浪貓,投喂流浪貓,流浪貓攻擊人類),主題2流浪貓自身動物福利(流浪貓身體狀況,流浪貓居住狀況),主題3公共滋擾(公共衛生,人畜健康,流浪貓擾民),主題4生态影響,主題5未來應采取的行動(呼籲關愛流浪貓,呼籲領養,緻死控制手段,捕捉-絕育-放歸控制手段)。
圖2.流浪貓帖子相關子話題的情感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