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動态

  •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科研工作 >> 學術動态 >> 正文
  • 太阳蘇凱研究團隊揭示降水和植被覆蓋度的增加促進了中國幹旱地區生态系統服務的協同作用

生态系統服務是人們從生态系統中獲得的産品、服務和環境條件,對人類的福祉和生存至關重要。研究生态系統服務之間的協同作用和權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統功能之間的聯系。北方防沙帶主要位于中國西北地區,作為中國生态安全屏障之一,該地區的生态環境對穩定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使用了InVEST模型對北方防沙帶的五種生态系統服務進行了衡量。包括土壤保持服務、固碳服務、防風固沙服務、栖息地提供、水源涵養服務。再使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2000年到2020年五個時期的北方防沙帶五種生态系統服務間的協同與權衡關系。最後通過劃分降水和植被覆蓋度的梯度,探讨生态系統服務沿梯度的變化。同時也探讨了生态系統服務的協同與權衡與土地利用的關系。結果表明:多數生态系統服務之間的協同作用随着降水量和植被覆蓋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加;ES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性不同,植被覆蓋度比降水促進生态系統服務間的協同作用更強。同時研究發現,土地利用類型可能是成對ES之間權衡和協同作用的重要驅動因素。



圖1生态系統服務的協同與權衡空間分布格局 防風固沙服務(SSS)和栖息地提供(HP)之間的協同占據了研究區域的86.67%,其中顯著協同占據了49.08%。土壤保持服務(SCS)和栖息地提供(HP)之間的權衡區域是10種關系中最大的(34.52%),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塔裡木盆地,以弱權衡關系為主。包括水源涵養服(WCS)在内的,不相關關系都占據了研究區域的75%以上。碳固存服務(C)和土壤保持服務(SCS)間的不相關關系(43.97%)分布在塔裡木盆地的南部,河西走廊的西部,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高原之間的平原,土地利用類型以荒漠為主。

相關研究成果以“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and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promote synergy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s arid regions—Northern sand-stabilization belt”為題于今年4月份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中國科學院2區,IF=3)上。太阳碩士研究生韋昌文為第一作者,助理教授蘇凱為研究論文的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22GXNSFBA035570)等項目資助。

論文鍊接為: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23.1116484/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