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地背景
全球變化對生态系統結構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當前研究的重要命題。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溫度升高和降水格局的變化,氮沉降等環境變化過程對森林生态系統的物種組成,結構和功能産生深刻的影響。為此,國内外學者在世界不同地區,不同生态系統建立了大量的長期監測樣地,用以監測森林群落組成、生長、種子雨、幼苗動态等,定期提供森林基本要素的數據信息。根據研究的側重點不同,每個樣地的面積從幾百平方米到數十公頃不等。這些長期監測的資料産生了大量的重要研究論文,推動了生态學、生物多樣性理論的發展,同時為應對氣候變化、森林碳彙、和生物多樣性保育等方面的決策和國際環境談判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廣西地跨北熱帶、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西部地區為我國南方東部濕潤區向西部半幹旱區過渡地區,本區受第四紀冰川的影響較小,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群系類型十分豐富,有許多珍稀、古老、孑遺和特有植物在本區分布,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區之一。天然林有熱帶季雨林,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和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暖性針葉林和冷性針葉林,以及喀斯特山地森林等不同森林群系類型。在全球變化背景下,本區天然林物種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什麼變化,迫切需要開展長期監測研究,為制定本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适應對策,評價森林生态系統服務功能提供科學依據。
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在廣西壯族自治區7個自然保護區建立了30個1公頃标準森林動态監測樣地。該樣地按照美國史密森研究院(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熱帶森林科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CTFS)制定的森林動态樣地建立方法和标準創建,并對樣地進行定位定界測定,記載樣地内胸徑(DBH)≥1cm的木本植株的坐标、胸徑數據、鑒定樹種,建立健全樣地植株分布普查數據。樣地分布區域跨度較大(經度變化範圍從東經106°21′至110°15′,緯度變化範圍從北緯21°50′至25°37′;海拔變化範圍從340至1843 m)。此外,樣地所含森林類型衆多,從北熱帶季節雨林到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到亞熱帶中山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30塊樣地共有138391個個體,分屬839個物種,309個屬,96個科。
岑王老山保護區内設置5個1ha樣地,海拔範圍1365-1842 m,為南亞熱帶中山常綠闊葉混交林,位于百色田林縣,經緯度24°21′45″~24°32′7″N,106°15′13″~106°27′26″E,年均降水量1666.2 mm,年均氣溫13.7℃。
大明山保護區内設置3個1ha樣地,海拔範圍1147-1264 m,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位于南甯市武鳴區,經緯度23°10′~23°38′N,108°18′~108°45′E,年均降水量2630.1 mm,年均氣溫15.1℃。
大瑤山保護區内設置4個1ha樣地,海拔範圍513-1321 m,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位于廣西柳州市金秀瑤族自治縣,經緯度23°40′~24°28′N,109°50′~110°27′E,年均降水量1824 mm,年均氣溫17℃。
花坪保護區内設置4個1ha樣地,海拔範圍760-1072 m,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位于桂林市的西北部,為南嶺山地越城嶺支脈的一部分,經緯度25°28′55″~25°39′15″N,109°49′07″~109°58′10″E,年均降水量2100-2200 mm,年均氣溫12-14℃。
九萬山保護區内設置4個1ha樣地,海拔範圍594-1339 m,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位于廣西北部黔桂交界處,地跨柳州、河池兩市的融水、羅城、環江,經緯度25°01′55"~25°19′54N,108°35′32"~108°48′49"E,年均降水量1500-2100 mm,年均氣溫12-17℃。
木論保護區内設置5個1ha樣地,海拔範圍365-622 m,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森林為中亞熱帶石灰岩常綠落葉混交林,位于廣西河池市環江縣,經緯度25°06′09″~25°12′25″N,107°53′29″~108°05′42″E。
十萬大山保護區内設置5個1ha樣地,海拔範圍1365-1842 m,為北熱帶的山地常綠闊葉季雨林,位于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經緯度107°29′59″~108°13′11″E, 21°40′03″~22°04′18″N,鄰近南海北部灣,降雨充沛,年均降水量2900 mm,年均氣溫21.9℃。

圖1樣地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