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實驗室

  •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實驗室與基地 >> 重點實驗室 >> 正文
  • 廣西高校亞熱帶人工林培育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廣西地跨北熱帶、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氣候條件優越,林木資源豐富,有"植物王國"之稱,迄今已知野生維管束植物達8354種,占全國總數的26.6%,居全國第三位。廣西是我國重要的速生豐産林基地、最大的木材生産基地,森林資源和産值正處在快速增長階段,人工林面積、森林年生長量、木材年産量均居全國第一,是國家木材戰略核心儲備基地,為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增加森林資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國林業生産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整體來看,廣西還不是林業強省,在林業相關的基礎科學與創新研究方面較為滞後,随着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木材供求矛盾日益凸顯,用材林資源結構單一,林地生産力低,國内大徑級木材和珍稀優質用材樹種呈結構性短缺,對外依存度接近50%。開展适宜廣西乃至我國南方主要樹種資源高效育種、培育、經營、保護,對于實現我國森林資源結構優化、森林功能和産品多樣性化等目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廣西是速生樹種和珍貴樹種的主要分布區,從現代分子生物學層面探究廣西特色林木的性狀遺傳規律、基于基因編輯技術的林木遺傳改良、林木營養吸收與轉化機制、林木抗性與病蟲害防禦機理等相關的研究幾乎未系統開展;對南方優良珍貴樹種的培育理論與技術研究不夠系統,有關優良林木生産力形成機制、環境作用機理還有待深入探索與挖掘。因此,優化森林資源、多元配置,挖掘重要林木種質資源和遺傳改良,加強優質多抗樹種資源繁育和人工林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優化樹種結構和林分質量,提高林地生産力,是實現鄉村振興、廣西森林資源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是唯一一所具有林學本科專業及相關學科博士、碩士學術型學位點的高校,現有生态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生态學、林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林業、風景園林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林學、生态學2個本科專業,累計培養近3萬多名畢業生,已成為廣西林業發展的主要技術力量,近五年就業率90%以上,升碩率30%以上。林學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特色專業、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廣西優勢特色專業、創新創業專業,為社會輸送了大批複合應用型林業人才,就業單位有廣西林業廳、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實驗中心、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廣西生态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廣西國有大型國有林場、斯道拉恩索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和外資企業。畢業生主要從事森林培育、林木良種選育、森林調査規劃設計、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等領域的林業生産、行政管理和科研工作。生态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B-等級的較好成績,環境科學/生态學學科入選ESI全球排名前1%。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林學類相關學科具有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廣西現代林業建設輸送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卓越林業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

實驗室以立足廣西、服務廣西為宗旨,圍繞國家和廣西重大戰略需求開展林學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服務廣西林業高質量發展和生物多樣性高水平保護上作出重要貢獻,發揮重要作用。廣西地跨北熱帶、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氣候條件優越,林木資源豐富,有"植物王國"之稱,迄今已知野生維管束植物達8354種,占全國總數的26.6%,居全國第三位。近年來,廣西森林資源總量顯著增加,生态環境明顯改善,多項林業關鍵指标居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森林年生長量、年木材産量、人工林、速豐林、經濟林面積、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規模均居全國第一位,木材産量占全國50%以上,林業産業總産值達7000多億,其中桉樹産業鍊的年産值超過5000億元,約占廣西GDP的四分之一。廣西位居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是“一帶一路”倡議建設的重要門戶。加快優良樹種選育與改良、人工林高效培育,是實現廣西森林資源跨越式發展的主要途徑,而且對國家生态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緊密結合廣西森林資源利用和生态建設需要,以廣西重要及特色林木資源的良種選育、高效培育與利用為重點,開展了松、杉、桉、闆栗、核桃、油茶等南方重要及特色林木資源的良種選育、高效培育與利用、定向培育技術、森林多功能經營與生态系統經營理論及經營模式研究。(1)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科技廳、廣西林業局等單位支持下,深入探索優良林木生産力形成機制、環境作用機理、優質木材形成機理,開展人工林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廣西特色經濟林高産技術研究,近5年來,到校科研經費7460萬元,共獲得科研項目24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省部級項目52項,橫向合作項目169項。(2)指導全區林木種子園建設,參與建成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基地22個;混交林培育技術相關的經營研究成果在廣西推廣應用12萬畝,培訓1000多人次,已營建20多萬畝混交林示範林,2016年獲廣西科技獎一等獎。(3)闆栗、油茶等低産林改造技術成果在貧困縣天峨縣、田林縣、東蘭縣、隆安縣等地實施,低改後第2年畝産提高300多公斤,增産效果明顯,以技術培訓、建設示範基地和科技扶貧示範村等形式幫扶貧共6000多人次,相關成果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然。(4)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重點解決石漠化植被修複模式單一、質量不高、生态月服務不強、技術零散等問題,通過構建多目标植被修複模式,以豆科珍貴樹種(如降香黃檀、頂果樹等)啟動石漠化植被生态修複,突破石漠化植被修複質量和生态月服務功能精準提升與生态利用技術的集成創新,形成石漠化生态治理與生态利用技術體系,為石漠化地區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5)EbenB.Goodale教授團隊與國際同行合作,2020年6月以通訊作者方式在國際高水平期刊Science)發表高水平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議,受到廣泛關注。(6)木材利用方面,2020年兩項專利獲得成果轉化,将利用木材加工剩餘物制備緩釋肥料殼體的方法進行了生産轉化,“木材與木質複合材料功能化利用關鍵技術”項目成果獲得2020年度廣西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還與廣西國有大型林業企業共建了多個現代林業科技示範園及名特優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基地,2018年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與廣西國有七坡林場、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共同創建“廣西-東盟(南甯)林業科技示範園”,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牌,在創新林業科技,開展優質木材、生态産品有效供給能力,推動林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在全區現代森林經營模式樹立示範樣闆與提供科技支撐中産生重要影響。

随着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林業科學技術呈現出加速發展趨勢。新的林業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多學科交叉融合,新理論相互滲透、多區域乃至全球科技合作等不斷深化,驅動林業生産經營方式變革,對林木育種、森林資源培育與管理、災害控制、林産工業及資源利用的方式和成效等産生了重大影響。科技對未來林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日趨顯著。

以基因組編輯和全基因組選擇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林作物育種,已經成為林木新品種創制的重要手段,将大大縮短育種周期和提高育種效率。集約育林的研究與實踐已成為森林培育學的前沿與核心領域。人工林培育已從單一的木材、經濟收獲物為目标轉為多目标經營和多功能利用發展,更注重可持續經營,維護和提高人工林的生态系統完整性,最大K艮度發揮人工林的多重功能和多重效益。退化生态系統和森林生态環境的修複與改善成為林業科學研究的迫切任務。以遙感、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與林業資源管理、生态監測、災害防控等領域的深度融合,開發天地空一體林業管理、監測、防控體系,已成為世界林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林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森林是陸地生态系統的主體,是國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資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為加快林業發展提供了根遵循。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區政府提出“綠色廣西、生态廣西、美麗廣西”,建設全國木材戰略儲備核心基地,給現代林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曆史發展機遇,也對林業科技發展提出了重大挑戰。服務國家碳中和目标,推動林業産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迫切需要攻克森林資源集約化培育、森林多功能經營、綠色加工等關鍵技術。

 本實驗室聚焦廣西林業發展重大科技需求,重點研究優異種質挖掘與創新利用、目标性狀形成分子調控機制等基礎理論,強化主要樹種精準高效育種、林木新品種創制與繁育技術、主要速生樹種用材林和珍貴樹種用材林定向培育技術、特色經濟林精準栽培技術、林下經濟生态栽培與增值利用技術、全周期多功能經營等關鍵技術;研究木竹品質性狀調控與加工利用基礎,攻克林産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創制綠色生态産品;研究林業重大病蟲害發生規律,攻克多功能複合生物防治等綠色高效防控技術,尤其加強松材線蟲、桉天牛的綠色防控産品研發。通過統籌優勢資源,建立科技、産業、人才等多方聯動機制,推動森林資源高效培育與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和産業發展。